您好!欢迎访问南宁市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官网!
招生信息

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特点及其对职教改革与发展的导向

发布:2023-06-10

教育是服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就业服务。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通过职业指导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导向。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满足受教育者就业、发展需要的本质特征,也是职业教育自我完善、提高活力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一、为受教育者就业需求服务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职业教育是满足受教育者就业的需要,直接为受教育者就业的需求服务。

  职业学校的教育和培训在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作用。职业学校教育既是满足受教育者就业需求的定向教育,也是为学生毕业后不断接受定向教育奠定基础,从而能够终身学习的教育。职业培训既是满足受教育者就业、转岗、晋升需求的教育,也是职业学校毕业生终身不断接受定向教育的重要形式。两者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为受教育者就业需求提供服务。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有稳定、合法的收入。职业既是人们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也是人们谋生---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手段。职业教育除了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外,必须反映职业这一限制词的本质特征。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是从就业是民生之本的角度提出来的,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之一。《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不重视职业指导的教育,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不为受教育者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的职业学校,不可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职业学校必须强化职业指导的教育任务

   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任务有两个:教育与援助。重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特点,它区别于社会上中介机构的职业指导。

  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完成由基础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职业对社会发展、自身生存的作用;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及其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以及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拉动职业演变对从业者终身学习的要求;懂得即将从事的职业,不但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为个人的人生道路提供了灿烂的发展前景;明白即将从事的职业对自己今后人生道路的重要作用,以?quot;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

  职业学校加强职业理想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挖掘潜能,形成奋发向上的动力。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了解自己、了解社会的基础上,确立实事求是的职业理想;制定具体、可操作的阶段目标及其相应措施,不断培养兴趣、调适性格、提高能力,主动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提高学习自觉性;明白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的道理,看到各行各业都有各领风骚的成功者,理?quot;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就是最好的职业,挖掘学生潜在的内驱力,形成成功者的心态,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信心;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机制,懂得先立足、后发展的道理,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

  职业学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职业道德内涵的基础上,养成适应职业需要的道德行为习惯。其主要内容是理解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原则;掌握职业道德的内容和重点,以及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养成途径;懂得遵守职业道德对社会、个人发展尤其是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自觉养成符合即将从事的职业需要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职业意识教育是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职业理想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意识、职业理想教育的最终目标。上述三类教育内容的重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构成了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教育任务的主体。提高上述三类教育实效的关键在于内容和方式的针对性和时代感,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紧密结合,要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紧密结合,调动主体自身的主动性。

  就当前职业学校生源实际看,加强职业意识尤其是职业理想教育,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对于不了解、不热爱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的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无疑是事倍功半之举。只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所追求、充满信心的人,才能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才会自觉养成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具有这种主动性,才能真正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

  就当前就业形势看,引导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就业观,应该成为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帮助学生树立符合当前实际的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的创业观,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应该也必须成为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教育任务的重点。

  由于职业生涯设计把个人对职业前途的追求,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有用,使职业理想教育有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职业生涯设计便于职业学校以此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便于将德育渗透于文化课、专业课教学之中,便于把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能力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便于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中加深体会,使职业意识、职业理想教育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是推进职业指导的教育任务的有效载体。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要?quot;职业学校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强调了职业学校必须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明确了职业学校德育的重点,而且提出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不但要通过德育课主渠道强化,更应该在文化课、专业课教学和各种社会实践特别是实习活动杏枰陨福岢褂诖友胙е敝帘弦档母骼嗟掠ぷ鞯氖贾铡?br> 

三、职业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援助 

  就业援助是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涵。职业学校的就业援助是为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就业援助不同于包分配,既不是对毕业生就业无原则的承诺,也不是让毕业生到学校指定的单位就业。而是帮助学生提高求职能力、选择求职目标,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拓展就业渠道,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提高学生在双向选择中的主动性、适应性,为学生依法就业、顺利就业提供帮助。在就业援助工作中,要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职业学校要在促进二字上下功夫。

  职业学校的就业援助有以下主要任务: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法规,依法就业;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并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就业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本地、异地、国(境)外的就业信息,提供择业咨询;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能,并组织创业能力训练。

  就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而言,具体工作可从4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写求职信、掌握求职面试技巧和进行必要的求职礼仪训练等,提高学生就业求职的能力;二是提供本地、异地、国(境)外就业咨询服务,加强与劳动人事部门、就业中介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本地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就业网络或利用现有网站,广泛收集和提供社会人才需求信息,并发布毕业生信息;三是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和就业意愿,进行针对性强的咨询;四是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疏通毕业生具体的就业渠道,组织供需见面会,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现双向选择创造条件。提供上述援助的目的在于提高毕业生求职能力,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服务。

  就业援助的具体工作虽然主要在毕业前夕进行,然而援助的大多数内容必须渗透于职业指导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例如,从学生入学后到毕业前的各年级,均应带领学生考察劳动力市场或收集就业信息,不同年级的考察或信息收集应有不同目标,应根据不同年级德育的具体要求,分阶段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变化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感受并理解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生涯设计目标和相应的措施,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从业者素质的新要求,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又如,求职礼仪训练和求职信写作应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渗透于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和基础能力的提高之中,以提高求职能力作为学生自觉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和努力学习文化课、专业课的动力之一。此类援助内容虽然应该在毕业前夕强化,但绝不能只是临阵磨枪的应急措施。再如,包括与人交往合作、塑造自我形象、自我控制、反省、抗挫折、适应变化、收集和处理信息、组织和执行任务、推销自我等能力在内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社会能力,不但是提高求职成功率所需要的,而且是现代社会从业者必备的能力,其训练是个日积月累、逐渐提高的过程,不能仅仅在毕业前夕亡羊补牢。

  随着我国人才成长立交桥的逐步建成,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援助工作也应包括升学指导,其主要内容是提供升学信息和志愿选择的咨询服务。由于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主要出口是直接就业,因此,除了对部分有升学意愿的毕业生进行针对性強的咨询外,应对全体学生強调终身学习的理念并给予具体的指导。例如,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培训的多样性,了解边工作、边学习的必要性,帮助学生了解工作一段时间后继续学习的途径及其应做的准备。

  通过职业指导疏通职业学校以就业为主、升学为辅的两大出口,是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活力的有效手段。因出口畅,而进口通,是许多职业学校的成功经验。能否给学生充分的就业援助,直接影响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充分既有足够的内涵,又有尽量多的含意,职业学校应该在就业援助的充分二字上多做些思考。与其苦心孤诣地在生源大战中下功夫,不如千方百计地在就业援助方面多做些努力。

  朱镕基在十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做的政府报告中强调加強对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指导与服务工作,是从中央对2003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出发,对新一届政府提出的工作建议之一。这一建议,不但强调了这一工作的本身,而且明确了它的服务功能。就业援助是否充分,是职业学校服务意识強弱的体现,是符合新形势的教育观念是否确立的体现。

四、职业学校必须加强创业教育

  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中有关创业教育的任务,既有教育的内涵,也有援助的成分。党的十六大报告不但明确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而且强调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创业教育是适应我国国情的、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必须把创业教育摆在重要地位,列为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3个方面: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学习创业知识;帮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创业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创业信息,选择创业方向,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提供咨询和跟踪服务。

  教育方面的内容应面对全体学生。虽然多数学生在刚毕业时并不具备创业条件,需要通过一段时间取得经验、积累资金,但在校期间,就应该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学习创业知识、训练创业能力。

  援助方面的内容应有针对性,即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内容,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提供创业信息和咨询,为学生创业提供有利条件和帮助。对具有创业条件、创业意愿的应届毕业生,在创业前,给予针对性强的具体帮助和创业信息咨询服务;在创业中,给予指导和追踪服务。对已有创业意愿,却还不具备创业条件的学生,毕业前,应让他们了解自己创业还欠缺哪些条件,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这些条件;毕业后,把这部分学生作为重点跟踪对象,给予具体的咨询和帮助,对于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時发现、及時指导、及時帮助。

  实际上,创业援助的对象大量存在于已就业一段时间的往届毕业生中。职业学校必须强化服务观念,改变学生毕业离校就与学校无关的传统观念。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直接联系,职业学校既能利用已有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创业援助,也能通过众多毕业生的成功创业,提高学校的社会声望,甚至得到资源方面的补偿。我们不难想象,有许多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参加学校校庆活动,会反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职业学校创业教育与毕业生成功的创业互动,必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 为了把创业教育落在实处,除了重视德育课有关创业知识的教学外,创业教育应主要通过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进行。例如,组织多种形式的模拟创业,举办创业有成者的典型案例教学和报告会,帮助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为了大面积训练在校生创业能力,并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追踪服务,创业基地建设应该得到加强。近年来,许多职业学校在现代职教理念指导下,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目标,建设了一批模拟仿真实训基地。在这些实训基地的训练项目中,增加了有关创业能力的目标和内容,适当增添、调整设施,增配有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教师,就能将这批基地升格为既能強化学生专业能力,又能训练学生创业能力,并能从事毕业生创业追踪服务的创业实训基地。

五、以就业为导向,拉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主要出口是就业,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看,毕业生就业率是评价一所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首要指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是低头作揖求婆家、门当户对找婆家,还是居高临下选婆家,以及他们就业后的起点工资和转岗、晋升情况,都是对这所职业学校最生动、最具体、最有说服力的检验指标。因此,从教育是服务、职业教育是为受教育者就业的需要服务的角度,即?quot;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理念,去反思教育教学工作,就会发现问题,找到改革的方向。

  我国职教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了,以就业为导向拉动课程改革是现代职教理念的体现。《决定》强调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在引进现代职教课程理念并大力推进本土化的过程中,我国已确立了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已形成了以市场分析为基础、以职业分析和生源分析为依据的课程开发前期操作框架,并以此形成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区别于传统课程设计的主要标志。市场分析主要是指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其目的除了作为专业调整的依据外,对于课程改革而言,主要在于掌握所设专业对应职业群中各职业岗位的用人需求,以确定学生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后应予强化的方向,提高毕业生在这一职业群中的就业率。职业分析的内容,既有从宏观角度掌握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组成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还要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分析每一个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其目的在于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即贯必需、够用的原则,以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落实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就业顶岗能力。生源分析主要指为课程改革提供依据的受教育者学习基础分析和发展意愿分析。从上述课程开发的前期操作框架看,职教课程改革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并以此作为与传统课程观念的分水岭。

  坚持教育创新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不竭的动力,以就业为导向拉动职业教育创新,才能反映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才能确保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正确方向。《决定》通过強调加強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揭示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方向。职业指导既是职业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也是联系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桥梁,更是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