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南宁市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官网!
招生信息

招生工作创新办学模式 实施送教下乡 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发布:2023-06-10

招生工作创新办学模式  实施送教下乡

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河北省教育厅

(2009年7月30日)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为促进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成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全省全面开展“送教下乡”工作,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 认清形势,服务“三农”

1、职业教育要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还是“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省委又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新举措,其中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通过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应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并作出应有的贡献。

2、新农村建设需要职业教育。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两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一是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奉献精神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使他们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带头人,这不仅是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我党农村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技术人才和能够自主创业的新型农民,使他们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带动更多的农民提高素质,学习技能,脱贫致富。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在总结我省邢台、石家庄、邯郸、承德等地实践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海南经验,针对我省农村实际,与省委组织部、省农办联合发文,决定开展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

3、送教下乡利国利民,意义深远。目前,我们中职正常招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中生,他们学农务农的积极性不高,因而也使得涉农专业招生比较困难。相反,农村的大批基层党员干部、专业户、返乡农民工及有志青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接受正规的中职教育,他们渴望进行系统的学习。因此,通过实施这项工程,使农村的大批基层党员干部、专业户、退役士兵等有志青年,特别是去年金融危机以来从各地返乡的农民工,接受正规的中等职业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掌握生产经营技术,成为具有一定技能、可自主创业或再就业的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才,其中的优秀分子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带头人和科技致富的带头人。河北是农业大省,全省5万个行政村一村培养一人就是5万人,他们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中职健康发展,利国利民。

二、严密组织,精心指导

1、明确培养模式,拓宽招生对象。由河北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和拥有涉农专业的部分省级重点以上骨干学校牵头,以县级职教中心、乡镇成人学校、农广校和电大分校为阵地,与当地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抓好培养培训工作。教学点可设在乡镇成人学校、联办单位的培训中心、职业培训学校等,方便学生就近学习。根据农村生产实际和学生现实状况,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集中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专业户、退役士兵和返乡农民工等。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工学交替,并适当延长修业年限。

2、严格把关,合理布局。为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把好事办好,省教育厅要求各设区市教育局一定要掌握标准,严格把关,认真遴选承办学校,并报省教育厅审核备案。承办学校应熟悉农村基层工作和农民教育特点,拥有涉农专业师资、教学设施、实践基地等必需的基本办学条件。2009年是我省开展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第一年,针对当前我省实际情况,计划招收5万人。

3、周密安排,稳妥实施。省教育厅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省农村和各承办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求各设区市教育局要制定实施细则,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稳妥可行的招生计划,并将计划落实到承办学校。各承办学校要明确职责,制定完善可行的教学计划和符合实际的课程安排,认真实施教学,严肃组织考试考核,务必保证教学质量。

三、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1、搞好试点,以点带面。按照“科学布局、试点起步、发展完善、巩固提高、稳步推进”的指导思想,试点工作已于4月份先行在邢台、石家庄等地展开,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邢台农校开设4个专业17个教学点,报名1万多人录取2600人;灵寿职教中心开设两个专业,报名5千多人录取1500人。送教下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任课教师走进农村,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生产,向农民传授科学实用的技术,深刻体会到了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渴求;学员的学习状况好于预期,上课遵守纪律,秩序良好,做笔记非常认真。课下积极向教师咨询,学习热情高涨。学员中既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户,又不乏有眼光的管理者和经纪人,提出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因此,在授课水平、实践经验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高求,也激发了教师向书本学习、向生产学习、向农民学习的求知欲望。

试点工作锻炼了队伍,总结了经验。省教育厅先后已安排100多所学校到邢台农校取经学习。通过学习,不但开阔了眼界,而且增强了大家做好此项工作的信心。

2、加强领导,保证质量。该项工程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次变革,厅党组高度重视,多次研究部署。要求各设区市教育局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各个环节的组织和实施。一是要严把“三关”,即:慎重选择承办学校、严格教学过程、加强学员管理。二是数量服从质量,切忌盲目求大求多。

3、加大宣传,全面推动。送教下乡开展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宣传了职业教育,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影响。省教育厅已对此项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要求各市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动此项工作的展开,八月底务必全面启动。

 

关于今年招生工作

 为确保完成我省今年中职招生49.2万人的任务,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管理,强化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统筹领导。省、市、县都成立了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对高中段招生工作的领导。我们认真贯彻教育部中职学校招生工作精神,把高中阶段教育的增量部分主要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保证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规定从今年起,中等职业学校一律不准招收综合高中学生和初中生,要将职业教育资源全部用于职业教育。

二是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建立健全招生工作管理机制。省将招生任务分解到各市,列入高中阶段招生计划。各设区市、县进一步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学校。同时要求各地建立健全招生工作目标管理机制,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做为各级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把区域职普协调发展列为县级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职普教育发展不协调的县(市、区)不能评为先进教育县(市、区)。

三是积极扩大招生范围,灵活招生方式方法。全省各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拓宽生源渠道。面向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进城农民工、退役士兵、生产服务一线职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城乡劳动者开展中职教育,特别是要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等措施,把招收有学习愿望的返乡农民工接受中等学历教育作为扩招工作的重要任务。把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工程”培育成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鼓励各地灵活招生方法,可提前招生、集中录取、多次补录。

四是广泛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加强城乡和区域统筹,开展东西部以及城乡之间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积极开展与京津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充分利用过去两年我省建成的15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采取“三段式”培养方式进行集团化办学,发挥职教集团合作办学和就业优势,促进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五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招生工作奖励机制。把中央和省级职教项目和资金的安排与各地及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任务完成情况结合起来,与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中等职业教育有关项目挂钩。

六是加大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认真做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积极准备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的相关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鼓励更多的农村青少年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教育部支持指导下,我省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上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差距。我们要把兄弟省市的好经验和此次会议的精神带回去,扎实工作,真抓实干,把我省的职业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台阶。